期刊简介

               本刊是面向广大基层医务卫生工作者的综合指导类医学科技期刊,宗旨是宣传健康促进理论,积极反映国内外卫生保健学术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推动基础医务卫生工作者在疾病控制和临床实践方面的经验交流,以及促进其卫生保健工作技能的提高。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主办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部门: 《江苏卫生保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3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540/R

邮发代号: 28-26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江苏卫生保健杂志
  • 杂志名称:江苏卫生保健杂志
  • 主管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主办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8-7338
  • 国内刊号:32-15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江苏卫生保健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扬州市心理卫生社团工作模式初探

    扬州市心理卫生协会是全市心理卫生工作的社团组织,承担着全市心理卫生工作的组织指导、业务培训及社会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为适应扬州市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扬州市心理卫生协会自2002年12月8日成立以来,始终以2002年4月10日由国家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残联共同发布的为心理卫生工作目标,协会广大理事会成员单位和全体会员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推进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

    作者:曹荣祥;常磊;陈世兰;张心慧 刊期: 2008- 04

  • 试论卫生科普编辑与作者的沟通策略

    一个完整的作品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说明主客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双方均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卫生科普编辑与作者的沟通障碍,使刊物与好的文章失之交臂.卫生科普编辑作为沟通的主体,要善于分析沟通障碍的原因,探索有效沟通的策略,使编辑与作者愉快合作,共同努力,创造出科普精品.......

    作者:刘云祥 刊期: 2008- 04

  • 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机制研究

    探讨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机制法律依据及模式,在产品责任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从行政主体、法律框架、保险体系等三方面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

    作者:沈小凌;姜柏生 刊期: 2008- 04

  • 江苏省脑膜炎奈瑟菌对12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检测分析

    目的:对江苏省2005~2007年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进行临床常用抗菌药和预防性抗菌药敏感性检测,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Test法和K-B法,测定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2005~2007年江苏省共分离26株脑膜炎奈瑟菌,18株分离自病人,其中A群11株,C群7株;健康人群分离8株,其中A群2株,B群1株,C群5株.26株脑膜炎奈瑟菌对美罗培南、头孢......

    作者:邓秀英;毕诚 刊期: 2008- 04

  • 抗震救灾初期现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在5.12大地震后,江苏疾控人员于震后第3天即奔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防疫工作.此次抗震救灾健康教育人员主要承担以下任务:全方位传播灾后防疫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干预,每日汇总救灾防疫工作报表,利用文字和影像如实记录救灾防疫全过程,撰写报道宣传救灾防疫典型案例和感人事迹.在工作中,健康教育与其他防病措施一起得到有效实施,笔者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亲历了此次救灾工作,现对救灾工作中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探讨......

    作者:张轩;李小宁;潘毅;黄明豪;胡鸿宝;费新军 刊期: 2008- 04

  • 四川地震灾区饮用水卫生处置措施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供水设施损毁严重无法使用,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同时面临生物、化学污染,化学物质泄漏等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威胁,直接关系到群众和救援人员身体健康,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关键.我们实地调查和详细了解、掌握即时资料,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卫生需求,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饮用水处置措施,有效地确保了灾后饮用水安全.......

    作者:陈连生;甄世祺;陈晓东;陆伟 刊期: 2008- 04

  • 地震后早期疾病应急监测工作模式初探

    特大地震后,重灾区生还者的生活居住环境条件较差,极容易造成疾病流行,尤其是水源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以及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及早建立科学、高效、可行的疾病应急监测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周伟忠;潘红星;朱凤才 刊期: 2008- 04

  • 震后北川县擂鼓镇区卫生防病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擂鼓镇隶属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距北川县城仅7km.震前全镇人口18938人,镇区人口仅约2000余人.该镇在汶川大地震中破坏严重,人员伤亡近3000人,约70%以上的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镇区医疗机构及行政组织均遭严重破坏.......

    作者:羊海涛;张连华;朱磷扬 刊期: 2008- 04

  • 四川地震灾区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

    5.12大地震发生后,自然环境受到巨大破坏,污染严重,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成为地震灾后疾病预防控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现就我省抗震救灾卫生防疫中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褚宏亮;周明浩;徐燕;孙俊 刊期: 2008- 04

  • 地震灾区应急性食品卫生工作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损毁了灾区原有的食品供应与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加之环境条件的恶化,极易造成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做好灾后应急性卫生防疫工作,强化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既是防范灾后与食品相关的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安全食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翔;黄久红 刊期: 2008- 04